“我们通过监控发现她撕电梯广告,就通过电话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,她说广告太裸露,影响到了小孩子。”小区物业人员说,这名女业主不仅损坏了广告,而且对电梯也不好,“广告是贴上去,在没有完全撕下来的情况下,电梯门打开或关上时都可能被卡住。”
但问题是,通过科技手段收集来的数据,能像传统的问卷调查一样,淡化甚至完全抹去用户的个人信息吗?换言之,大数据时代,我们怎么去确定,这些企业搜集信息的过程中,不会精准定位到个人呢?
《台湾突破"闷经济"了吗?民进党当局"不能说的秘密"》“公示放在了2018年1月2日,但前期工作是在2017年做的,针对的就是2016年度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。”
相关报道




